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媒體報導(13)>
精神科相關(19)>精障家庭重回社會 鄰居排擠(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24/today-center3.htm)
精障家庭重回社會 鄰居排擠(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24/today-center3.htm)
2007/04/24
精障家庭重回社會 鄰居排擠

無奈受挫 只好一再搬家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古時候,孟母為了改善兒子的學習環境而「孟母三遷」,在彰化縣有一戶精神病患家族卻被鄰居排斥而無奈的一再搬家,直到彰化縣社會局幫他們找妥一間沒有鄰居的房屋,才安定下來。這戶家庭,現在靠著揀菜賺錢過日子,病情也日益穩定。

根據社會局的資料,這戶曾姓家庭一家四口,爸爸有精神強迫症、媽媽及大兒子有憂鬱症、小兒子智能障礙,幾年前因為繳不出房屋貸款,房子被法拍,法官特別要求社會局妥善安置,社會局將四人安置到收容遊民的養護中心,住了一年多。

經過療養之後,社會局評估他們並無暴力傾向,可以重回社會,因此,社會局幫他們租房屋,並代為申請低收入戶、辦理身心障礙手冊,靠著多項津貼,幫助他們生活下去,也希望他們可以找到工作,融入社會體系。

不過,社會局相關人員透露,這戶人家因無法受到鄰居認同,飽受排斥,只得多次搬遷。有鄰居的小朋友罵他們是「精神病一族」,還有鄰居認為精神病會傳染,不和他們接觸,也有鄰居不滿他們搬到社區內,破壞社區的「高品質」格調,各種理由都有,讓他們無力至極,搬家幾次都是如此,也讓他們無心工作。

縣府協助 找到無鄰農舍

社會局社會救助課長許芳瑜表示,社會局後來找到一處沒有鄰居的「農舍」租給曾姓家人居住,因為沒有鄰居,才擺脫過去飽受排斥的窘境,社會局並幫曾家找到揀菜的工作,賺取微薄的工資,一家人才算安定下來。

社會局長陳治明、許芳瑜等人常去曾家探視,看到曾家已能自食其力,家中成員的病情很穩定,都感到欣慰。


精神患者 多無暴力傾向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對於精神病患家族遭鄰居排斥而一再搬家一事,彰化市秀傳醫院精神科醫師洪裕明表示,大部分的精神病患沒有暴力傾向,社區民眾不應排斥以對,不過,這種「污名化」精神病患的社會現象在短期內很難改變。

洪裕明指出,大部分的精神病患沒有暴力傾向,即使是憂鬱症患者,也不能和暴力傾向畫上等號,不過,一般人卻都因少數的暴力個案而存在刻板印象,讓精神病患承受「污名化」的後果,這種情況要轉變很難,除非民眾自己願意改變觀念。

洪裕明說,精神病患之中,比較有暴力傾向的人通常有「被迫害妄想症」,這類病患當然要治療及安置,而社政或醫政單位評估後,認為可以融入社會者,其精神狀況已在控制範圍內,民眾應該嘗試去接受他們。

洪裕明表示,民眾要接受精神病患,最重要的是,不要再以言語或行為去刺激他們,不要激怒他們的情緒,只要做到這一點,通常就可以和平共處。

洪裕明強調,人都會生病,精神疾病也只是一種病,和其他疾病一樣,透過治療都可以痊癒,民眾不應以特殊眼光看待。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