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學員佳作(27)>
0610期心得(7)>催眠學習心得報告(上) - 康
催眠學習心得報告(上) - 康
2006/12/25

10/14  15


「催眠」這個名詞,對一般人來說,讓人感到又好奇又恐懼,因此,有人利用了人們的好奇,適用不當的方式,從中獲得利益;也有人,因不了解「催眠」真正的意義,拒而遠之,甚至惡意中傷。在之前,我個人完全不了解「催眠」,我是屬於好奇這個族群的,剛開始的訊息,也是透過報章雜誌、電視
等,知道「催眠」好像是個表演用的一項才藝,感覺到不可思議,好神奇。近年來,拜網路資訊的發達,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到「催眠」,但也侷限皮毛,仍是一知半解,又因為,個人在這段時間,無論是事業、家庭等,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在情緒上、人際關係引響甚鉅,所以,以致於我更想要了解「催眠」,也很期待「催眠」能協助我,解決我的困擾。

 

    於是,我積極地尋找我的催眠講師,可是,始終無法跨出這一步而下決定報名,在此時,因緣際會,認識暸洪裕明醫師,當然洪醫師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催眠治療師講師,了解後,竟然有一股莫名的動力,馬上報名參加受訓。第一次的上課,當然是很期待,在上課的過程中,感覺到很輕鬆,但仍有些小壓力,畢竟是過去學校、職場上,完全沒接觸過。於是我在上課中,是非常之專心,我內心曾想過,以前求學時期,若有如此的求學精神,那我現在就

 

    第一次課程結束,了解到「催眠療法」的精神,並非外界所說的,「催眠」是人被催眠師所控制,或者,引導過程中,因某種突發狀況,而無法回到現實生活,更不是催促人快快睡覺,而是協助個案,引導個案,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所謂的「催眠狀態」,因為在此階段,主意識呈現較不活躍,潛意識比較活躍,發揮潛意識的能力,使個案在非常輕鬆的狀態下,做主意識和潛意識的溝通、協調,進而改變個案的思考模式、行為模式,達到改善個案的目的。


10/28  29

 

 

    經過兩週的「催眠」洗禮,更深入了解「催眠」的精神,也使自己更清楚對「催眠」技巧該如何運用。不過,自己也出現一種不安的情形,感覺到將「催眠」技巧運用在人們身上,擔心若自己技巧的不熟練,未將個案解決問題,反而更增加負面的效果。

 

    因此,自己靜心思考,首先先整理學習內容,多加練習,並多閱讀相關書籍,隨時充實自己的功力。再來,也利用了「自我催眠」的技巧,使自己心思內定,調整心態,相信自己,肯定「催眠技巧」,將「催眠」透過自己,發揮自助助人到最大功能。

 

    老師曾提及,測試的對象,最好先設定為年紀、輩份等在自己之下,效果比較明顯。於是,找了幾位同事,練習了放鬆、協助進入「催眠狀態」的技巧,結果反應不一,但能接受。

 

    學習過程中,週遭也有人提出不認同的看法,理由是,他們認為要執行這種技巧,應該是具有相關醫師專業的人來從事,當下感覺被大大地潑了冷水,但我知道他有宗教信仰,師父在會場,暢說佛法,現場也是製造出來的。於是告訴他,情境、篇篇佛法,也是「催眠」的一種,此時,他似乎有改觀了,於是我再補充一句話,師父他也沒有醫師專業資格呀,感覺到他默認了。

 

    其實,不管任何方法,幫人解困,只要心存証念,技巧正確,應該都要被肯定。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