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推薦書目(29)>如果梵谷不憂鬱
如果梵谷不憂鬱
2006/08/15

 
                   如果梵谷不憂鬱
 
作者: 彼得.克拉馬(Peter D. Kramer)
譯者: 張美惠
出版商: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代: 2006

【內容簡介】
百憂解使人庸俗化?

文/陳登義

「如果十九世紀有『百憂解』,歷史會重寫嗎?」這個假設性問句,顯然本書的作者是不想回答的。但是,筆者真的很想問,尼采、梵谷、齊克果或者是愛倫.坡,如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有「百憂解」,你贊成用它來治療他們的憂鬱症嗎?那麼歷史將如何重寫?更好?或更壞?想必世人對此充滿著許多疑問和想像的空間。

相對來說,如果他們得的是梅毒(如尼采、高更)、是結核病(如蕭邦)或是癲癇(如杜斯妥也夫斯基),你不會反對他們馬上用盤尼西林、抗結核病藥或抗癲癇藥來治療他們的疾病,而且希望他們能活得更久、更好,留給後世更偉大的作品吧!難道憂鬱症就不一樣嗎?至少,本書作者的觀點似乎認為憂鬱症也當如此。

一九八七年底,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前,人類有了「百憂解」(Fluoxetine,商品名Prozac,屬於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簡稱SSRI),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在台灣更有了「千憂解」(Duloxetine,商品名Cymbalta,屬於更新一代具有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再攝取的雙重平衡抑制劑,簡稱NSRI),這些都是健保給付用藥,不需要花多少錢你就能治療憂鬱症。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不再有憂鬱症的困擾,不知未來的歷史會怎麼看待?至少相對於十九世紀,那將會是一個缺乏創造力又庸俗不堪的年代嗎?

這真是一個有趣又令人困惑的問題。看來主要的問題癥結很可能在於我們對憂鬱症和憂鬱(現象)的看法不同所致。

十一年前,國內出版了《神奇百憂解》(1995,張老師文化)一書,由於書名實在取得太神奇了,一時間洛陽紙貴、民眾爭相競讀。也或許藍色的風暴正撲天蓋地、席捲而來,透過人們的口耳相傳,加上某些星象學家有關世紀末的星象預言,再加上世界衛生組織也預言憂鬱症將是二十一世紀全球三大人類負擔的疾病之一(另兩大是癌症及愛滋病)。於是人們面對面,不斷地相互詢問:「究竟我們該如何面對世紀末的憂鬱症?或了解各種憂鬱的現象?」尤其在台灣這個蕞爾小島上,不斷攀昇的自殺率,更讓主管精神健康部門的官員們心驚肉跳,也讓市井小民一聽到憂鬱症彷如毒蛇猛獸。

而「百憂解」的出現,就像人類的救星。根據報告「百憂解」在一九八七年底問世後,一九九四年的全球銷售額就已超過十億美金,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啊!尤其在美國,已經到達一般沒有病的人都拿來濫用的地步。而由「百憂解」所引發的所謂新一代SSRI系列藥物,一個個相繼問世,幾乎完全取代傳統的三環或多環抗憂鬱劑。

不過,當年的《神奇百憂解》一書中,作者曾提出一項頗富爭議的說法──「心理美容(或整型)精神藥物學」(cosmetic psychopharmacology),意指「百憂解」不僅能治療憂鬱症這個疾病,還可以改變人的個性,甚至觸及人們了解自我和改變自我的效用與機轉,換句話說,它可以是一種改變心靈力量的藥物。這簡直是精神醫學界的另一場革命!雖然至今,這樣的說法仍無定論。但至少現在我們可以確信,在某部分有雙極性情感疾患(即一般俗稱躁鬱症)的病人身上,這類新型的抗憂鬱劑反而有可能誘發躁症,筆者當年就曾有過一些慘痛的臨床治療經驗。這倒是服用這類藥物的人絕對不可不注意的事。

如今十一、二年過後,《神奇百憂解》的作者──彼得•克拉馬(Peter Kramer)再度推出更新的一本著作,書名《如果梵谷不憂鬱》(原著書名為Against Depression)。作者再度以其生花妙筆,把學術界艱澀難懂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淺顯易懂、親切近人的文字傳達給一般讀者,並援引古今歷史知名人物──包括思想家、作家、畫家、音樂家等等,以及作者個人在臨床執業上所遇到各階層人物及市井小民的實例解說,一一娓娓道來,引人入勝。特別令人注目的是,作者仍堅持一貫的信念──「憂鬱症是一種真正的疾病,至少對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而言,它是我們應該盡全力與之對抗的疾病」,而所謂「盡全力」顯然作者特別強調藥物的選擇或所謂醫學模式(即強調生物學層面)的立場。

然而,作者也花了相當心思在人文層面上加以探討,以了解「世人對憂鬱症的觀感」為何(第一章),來和醫學界目前認為「憂鬱症的真相」究竟為何(第二章),加以對照。一般人認為有創造力的天才很少不經歷過嚴重的情緒煎熬與磨難,而作者似乎相信這其實跟憂鬱症是無關的。這兩者所出現科學與價值觀之間的落差,就是作者所欲探討的主題,而這也是近幾年來精神醫學界正大聲疾呼的重要課題。

最後,作者試圖探討未來如何利用基因上加以調整修正、有關壓力荷爾蒙神經傳遞物質的發展,來預防憂鬱症病人形成長期慢性的憂鬱症(第三章)。讓讀者面對未來似乎可以充滿著希望。在此,筆者不禁又想,或許憂鬱症和憂鬱(現象)真的應該把它分開來看。前者是戕害人類的靈魂,而後者有可能是淨化人類的靈魂,兩者之間或許有著某些通道彼此往來,如果醫學(主要是神經科學),或者文學藝術,可以幫我們分清或阻斷這個可能的通道,讓人們保有憂鬱的能力但杜絕憂鬱症的侵襲,那應該是人類之幸!對此,本書有相當精彩的論述,特此推薦以為序。

(本文摘錄自《如果梵谷不憂鬱》一書推薦序文,張老師文化95年7月出版,作者為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