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催眠治療(16)>人性發展與催眠治療 - drhuang
人性發展與催眠治療 - drhuang
2006/07/25
解除心智的迷失
人性發展與催眠治療 

--------------------------------------------------------------------------------

遠在四個世紀尚未有心理學這個字眼之前,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就己經對心理學提出非常有遠見的看法,培根哲學中一個最出名的部分就是他列舉出他所謂的“幻象”。他用“幻象”來指  讓人陷於謬誤的種種壞心理習慣。


人們通常利用他們面對世界時所依賴的習慣和態度,通常是經驗的猜測,而不是邏輯形式或原則,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自我是持續變化的戲劇中的一個角色,它並不只是靠意識和理性選擇來做決定,反而是在做決策時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在潛意識下進行,自我就像牽線的傀儡隨著情緒的波動在跳舞,同時也製造出自我的錯覺。


因此,在生活中,心智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理智與自制;事實上,除了主動學習可以讓我們學到比較客觀而比較理性外,過去的經驗,不管好壞,通常主導我們平日生活的一切,在心智主導下的個人的意識,在此自成一格,如果,妄念或妄想充斥在心智中時,有時會成為牢不可破的觀念讓我們變得十分頑固,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被我們看成代表理性的心智,反而將自己框住了,不但無法協助我們如何使生活過得更好、更健康,這種狀態的心智,無法帶給我們正常健康的人生的。


如何來檢驗我們假象所造成的妄念?例如: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字眼像–癌症、死亡、殺人、怨恨、討厭、仇恨,當看到上面這些我們認為負面的文字時,同時帶給我們什麼感受?檢查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是否被這些字眼深深的受到影响?我們是否感覺到恐懼?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所接觸的人、生活的環境、我們所擔心的、所思所念的是否也帶給我們這些負面的感受?如果我們生活在這些妄念中時,我們的心智自然的把我們的身體困住了!而陷在恐懼、焦慮、害怕的夢魘中,因此造成睡眠不再是一種休息,痛苦與掙扎成為睡夢的一部分了。


由於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憑著學習、本能與經驗,構成生存的要件,也造就每一個人擁有的獨特個性,但是心智是否具有更多的彈性來面對多變的生活改變,與個人的特質有所關聯,每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態度有所差別,所以個人的內在,常常有許多不同,甚至不相容相互衝突的觀點,一旦面臨到要採取行動時,這些內在的衝突,就會擴大加深,衝突比逃避容易解決困境,逃避的結果,反而會將問題雪上加霜;結果呢?就像菲立普(Robert  Philips)所說的:「衝突並不會造成問題,往往是逃避它,造成了問題(In  organizations  it  is  usually  not  conflict  but  the  avoidance  of  conflict  that  cause  most  problems.)。」


一般來說,偏執或病態的情緒性行為,在面對無法解決人際之間、文化、環境或團體的衝突上,若衝突問題無法平息,最後還是會回到個人的自我意識的衝突,這是來自個人心智運作下所造成內在的意識衝突的結果。


原本衝突的最後目的是改變,是想要達到內心的和諧與成長,因此,一個成長中的生命,情緒會隨著所面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情緒的能量具有强烈的動能,時時流動於衝突與逃避這兩個極端之間,不斷的搖擺起伏,直到找到妥協點才能從困惑中得到釋放;當情緒能量一旦僵化地受限於任一個極端中,製造出矛盾和種種心結,使得情緒能量就會滯留造成能量不斷的耗損,而影响到心理、生理的功能,使我們感到身體的不舒服,心力交瘁的結果會使生命力開始削弱,甚至會覺得生病了。


衝突的刺激會推翻了原本平衡系統時,帶來的心理或生理異常的感覺,生理系統就會自發地趨向緊張,以重新的取得新平衡狀態,它的目的就是具有强烈矯治的做用,讓我們關注在不舒服或生病的身體上,而疾病目的是要提醒我們、警告我們甚至在幫助我們,企圖擺脫能量停滯困境,促使人們努力達到內在的平衡,了解疾病的目的,可以找到意識衝突的困擾,解除心智的迷失。


這也是說,人們所執著的想法往往是深深的受到先入為主的想法所影響;人類對事物的理解並不只是一道冰冷的光線,它同時受到意志和情緒所影響,當人們同意去讚賞並誇大錯誤的心智潛能,而忽視或摧毁可能成真的真理時,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尋求較好的協助,治療須要從頭開始,並在一個堅固結實的基礎上重新培育,在催眠治療中以科學、文化、信仰和藝術整體觀念下,改變我們的認知,而達到身心靈的平衡。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