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精神衛教(26)>
兒童青少年相關(24)>黑暗少年行 國內青少年霸凌行為知多少?- 李宇宙醫師
黑暗少年行 國內青少年霸凌行為知多少?- 李宇宙醫師
2006/07/11
                   黑暗少年行 國內青少年霸凌行為知多少?訓輔教育與精神健康校園 李宇宙醫師

青少年是最青春可愛的一群,但心靈中也有黝暗的一面。校園本是青少年快樂學習的殿堂,但近年來國內卻發生許多起社會與校園中青少年族群暴力傷害的不幸事件,使得青少年校園生活蒙上一層令人不安的黑暗氣息。報載的群鬥圍毆等肢體暴力只是冰山的一角;實際上,同儕關係的問題行為,非僅是浮面的古惑仔式的肢體攻擊,還包含多樣的、迂迴隱匿方式的關係性攻擊,諸如散播謠言、操弄人際關係、挑撥離間;或形成小團體貶損、嘲弄、排擠他者等霸凌行為,往往因此對同儕造成深遠的創傷,並影響其成長與發展。

調查發現,廁所是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熱門地點,同學間也都會因此開玩笑:「下次廁所見」。大部分被害學生不敢聲張;曾經有人報告老師,反而又再被施暴者毆打,造成二度傷害。除了外顯的肢體性攻擊之外,在青少年的校園生活中,還有較潛隱間接的「關係性攻擊」,即加害者藉由有意地操控或破壞對方的同儕關係或聲譽來傷害受害者,例如:散播謠言、操弄人際關係、排擠孤立、冷戰、中傷、挑撥離間等。多數的關係性攻擊發生在親密的友誼網絡中,亦即,不同於外顯攻擊者會與朋友一起對團體外的人進行攻擊,關係性攻擊的加害者與受害者很可能原本都是好朋友,可想而知其對受害者帶來強烈的情緒感受與負向影響。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的臨床發現,同儕之間的排斥操弄與欺凌行為,常常是被害者及親師所苦惱的壓力源。台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丘彥南醫師表示,同儕之間的攻擊與欺凌行為容易衍生孩子焦慮、憂鬱、懼怕上學、退縮、自我傷害及身心症狀,甚至導致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失憶症者。此外,產生報復心理和行為、不信任師長及轉向發洩於其他弱者之現象,更是常見。

深入探究青少年霸凌行為發生的原因,社會環境及孩子的成長學習經驗有重大的影響。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吳英璋教授指出,自我發展較好,擁有較好的人際、社會、文化環境的孩子較不會出現霸凌行為;相對而言,較易出現霸凌行為的孩子則可能參與或認同某類團體,或具有攻擊傾向、自我發展受阻、容易受挫折等特質。因此,給予孩子一個良好支持性的發展環境是避免霸凌行為的重要基礎。

校園青少年霸凌攻擊事件的發生,除了需瞭解加害與受害孩子的問題行為,當務之急,更應探討校園教育與法規制度的癥結。長久以來,法不入校園的慣行使得加害者的不妥行徑不被輕易移交司法處理,而委由第一線的教育機關為前置性的解決,但是一旦教育或輔導機制出了問題,被害人便會求助無門。許多的教育機關選擇性地將一些難纏的學童直接或間接地排出校園,就其不當的行為採取委諸司法機制的態度,但對於一些仍舊存在於校園內的犯罪行為,校方的態度就比較消極,不僅無法積極解決問題,反倒是消極容忍或隱瞞事實,使得校園中的霸凌情況更加惡劣。

同儕間的霸凌並非青少年成長必經的過程,校園應當是青少年學習成長的公共場域,然而,潛藏於校園陰暗角落的霸凌事件,使得校規法律難以解決問題,甚而讓這類犯罪行為蔓延開來。精神健康基金會建議,教育者當能不偽善、不諉過地正式面對問題,並且關懷青少年族群之精神健康狀態,積極落實品格教育、人權教育與生命教育,教導孩子學習尊重他人,並能與同儕相互支持。有鑑於此,精神健康基金會於2005年六月四日下午二時在台北市誠品書局敦南店舉辦2005精神健康論壇-「黑暗少年行:談青少年同儕關係性攻擊與霸凌行為」座談會,將邀請心理、社會、教育、法律、精神醫學等方面專家共同研討青少年同儕間的衝突問題,協助下一代能夠在學習尊重、相互支持的同儕文化下健康地長大。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