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概念討論(25)>情緒性行為分析 - drhuang
情緒性行為分析 - drhuang
2006/06/27
在做情緒性行為分析時,要瞭解病人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究竟是什麼因素所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推斷他這樣作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惟有只知道原因,才能解讀出現在的情緒性行為的意義是什麼;像我們每天都要因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改變,可以從消極的防衛,到積極的因應,假如面對無法克服的問題時,個人可以在一段時間後,改善情勢,或適應它,也可能壓抑它;如何因應是則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再加上後天的學習而來的,大部份的因應行為,都會在一股動力下,在不自覺的狀態下進行;因為在每一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很好的理由,一直支持他或驅動他堅持下去,也就是說,有某特別的情況存在,而導致效應的發生,這個特別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因果關係中的因,把效應看成果,也就是說,只要特別情況不再發生,就不會有相對的行為產生,就好像學生若沒有特別情況"考試"的話他們會過得很快樂,當面對考試的來臨則會表現出考試的效應"焦慮"。


我們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要注意到“內隱”記憶的外顯表現(就如孔子所說的,察其所言,觀其所行,人焉廋哉!),有時候我們也會稱之為行為語言,這個行為的特性是從動態中來解釋,肢體動作和表情就是如此,在傳達上存在著"共變"的原則,造成行為有三個基本因素耍考慮,其中一個是情境的因素(Situation  Factor),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在相同的情況下,都會出現一樣的效應,另外一個歸因的因素是,任何人的內在屬性,會使得這個人因為他的性格特質(Dispositional  Quality)而顯現出來的某種行為,這些內在特徵,與其它人在性格上不同,更容易做出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來;第三,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的因素,基因與環境的複雜互動關係,有時超乎想像;就算在同樣的大環境下,還可能存在著許多非共享環境,也會回到個人天生的性格所主導,至於環境因子,好比光照、壓力、飲食等,更可以經由神經內分泌系統,對身體(包括基因在內)造成改變;因此,我們要同時考慮情境、性格的因素,和基因的因素之後,再來推論為什麼某個人會出現某種行為。


有些性格,是能力上的有無(例如,不會打高爾夫球,喔!他沒有運動細胞),或是一些普通的人格特特徵(例如,抱怨自己的工作,因為老闆很苛薄),也可能是基因所影響的性格(例如,生性保守,哦!那是遺傳來的);所以,對於情緒性的行為分析,要考慮全部的情境狀況後,才對這些行為做理性的歸因,因此避免個人在處理問題時,產生自我的偏見。


由於我們的想法,深受我們的情緒或慾望所影響,這個證據來自「自我目的歸因偏見」(Self-Serving  Attributional  Bias),這也就是說,人常常否認他要負失敗的責任,但是成功的功勞就是他的,前者歸因是情境,後者歸因是個性;例如,學生考壞了,他會說考試不公平、正好考到他沒讀的地方,或老師教得很爛等等理由,怪東怪西,就是不會怪自己;如果他考好了,他就認為這他像灌籃高手中的櫻木花道一樣天才;這種自我偏見,不僅僅是應用到自己工作上的成功和失敗,同時也延伸到他的朋友、家庭成員、社會和政治團體,像工作的成功,反映出他的才能卓越,他的失敗是時運不濟;尤其是對自尊心有關的態度,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不要受威脅,更會加深這種偏見來保護自己。


情緒的能量是對環境變化後的一種自我解釋,心境反映出所面對的世界之態度,所以情緒也會隨著內在或外在的環境改變而流動:






抗拒←→挫折←→沮喪←→矛盾←→逃避←→退縮←→壓抑←→冷漠


抗拒,表示某種內在因素產生抗拒,每一個抗拒,都會強化自我,同時也劃出自我的領域與界線,也就是說,當領域被侵犯時,我們自然就會出現抗拒的態度,“不”和否定,可以強化自我感,代表抗拒的語言,憤怒與氣憤,則會表現在表情與態度上;相反的,若是同意,則會打開心胸,自我的界線,就變得模糊了;當安全受到威脅、領域受到侵犯、地位或權力受到威脅、尊嚴受到傷害等等,都會產生抗拒的態度,反彈的程度,也會依所受到威脅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抗拒失敗後會有兩個反應,一、是接受失敗,打開自我的界限,接納發生的事實,第二、是挫折,挫折感是抗拒失敗後的自然反應;但是抗拒不一定會就此打住,也有人面對挫敗時,強化自我後再接再厲,如果再度折敗,反而會出現生氣、陷入哀傷、討回公道出現越陷越深的反應當中,另外一方面,也可能衝突先暫時打住,修身養息後再說,最後亦可能算治療!就此罷手(臣服)。


在抗拒的過程中,若仍得不到教訓,抗拒的過程,也會繼續下去,憤怒的時間愈長,憤怒就會愈強烈,反彈也會愈來愈大,相對所承擔的後果,也是愈來愈嚴重,直到沮喪出現為止,抗拒的態度得以暫時停下來;除非放下自我觀念,真正的臣服,否則,即使十分沮喪與不滿,抗拒的態度,仍難以平息最後演變成矛盾情結,不過抗拒的態度依舊存在,還是會伺機而動,也因此,有時會更加強化自我的觀念,增加自我防衛的能力,在面對困境時,變得更加敏感而易怒。


逃避與本能性跳跑的機制不一樣,逃避是在心智運作下學習而來的,這個行為部份是從挫折中學到的,部份是從社會中學習來的,面對無法逃避抗拒所帶來的壓力時,會壓抑心中的憤怒與不滿,面對一而再的挫折與沮喪所帶來預期性的挫敗,面對問題時,除了會顯得悲觀之外,同時也表現出無奈與無力感;以沮喪的心情去面對抗拒時,為了自保逃避困難,也是自然的反應,如何逃避,會經過認知的處理,面對無法逃避的問題或困境,最後對於無法忽視的問題抱持冷漠的態度,冷漠是面對問題中最悲慘的結果,但是內心仍舊被耿耿於懷的悲憤震盪不已,其實冷漠是一種無法表達的極痛苦。




每個階段情緒性的行為,都會經過一段的因應歷程,同時也會感受到情緒的浮動,情緒的因素,有來自內心的變化,也有來自互動中改變而來的;情緒的運作機制,有來自有接的本能反應、經本能化處理後的反應、和經過認知處理過的,情緒表達的最終目的是,表現相互之間所存在的關係和進行自我保護:


刺激→初級評估→反應→感覺→意識→認知→次級評估→學習→自動化→行動


在最後的行動中,可能回到原來的壓力點,也可能會轉到另一階段的情緒性行為。


評估與因應策略


評估的目的,在於知道問題所在,及如何處理問題。


對於情緒如何因應,大腦會先依過去的經驗,與當時環境評估後,進行適當的反應,這是一種自動評估與因應的過程,大部份的情況下認知並未參與。 


因應的策略,分為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或是以情緒導向來表達;問題中心的因應策略,可分為內部導向和外部導向兩種:外部導向的目的是改變他人,相反的,內部導向則是自我的改變;能解決,或能應付的問題,傾向於以問題為中心來因應;若問題或挑戰,超乎自己的能力時,則會傾向於用非理性的情緒表達來因應;對於原本就己經具有情緒障礙的人來說,最常使用的是情緒因應策略,有時也會被稱為非理性因應。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