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概念討論(25)>偏差行為 - drhuang
偏差行為 - drhuang
2006/06/26
一般性偏差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皆強調人類行為中强化理性因素的重要性,強調偏差行為除了因為低自我控制而發生,還些低自我控制與容易衝動的原因來自幼年與兒童時期發展的偏差所造成,情境因素更是偏差行為的催化劑與無法自主的誘因;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偏差者從偏差行為中得到好處,受到了增強而發生。從這個觀點來看犯罪學理論認為犯罪行為與人類非理性的行為與思考特性有關。 
而一般研究通常把理性因素在各種學術界領域中,例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經常被討論到,持這論點者強調,建構個人行動與社會內涵間的互動關係時,總是將理性因素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不管是經濟行為、政治行為,甚至於是偏差行為,行動者皆在尋找最佳的機會,他會判斷種種資料,評估行動對將來有利或者不利的條件,以做為下一步行動的考量,人類的活動是否真的以理性活動為主?事實上不然,對於偏差行為光從理性的討論中,卻無法抹滅來自潛在的慾望,尤其是從偏差的行為中的獲得滿足感時,這些行為會變得更難遏止。在社會學習理論中通常偏差行為往往透過增強作用而發生,但是偏差行為也存在著外遺法則所影响,從單純的觀察到別人因偏差行為而得到報酬與滿足感,報酬包含有一般的、社會的以及非社會的,對行動者都具有鼓舞的作用,這也會鼓舞觀察者做同樣的行為(Bandura,  1977),例如投機的行為、成群結黨的幫派活動。相反的殺雞警猴,可以使旁觀者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罰,因而學習到同樣的教訓防。
行為的養成需要循著三個不同的軌跡才能完成–慾望、行動、滿足感三項要素,在一般的行為偏差的討論中,往往只在行為好對錯或好壞來討論,而且不理性的行為卻被視為理性的產物,因此在許多的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或行為矯治上也是如此,慾望的產生或消除和滿足感的不足或過多的潛在動力卻未被討論,相反的催眠治療當中,可以從行為當中找到動力因素即慾望和行為想得到的滿足感,要改變習性,不管習慣的建立或消除三個要素都要分別在催眠狀態下完成。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