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精神衛教(26)>
精神分裂症(8)>精神分裂症可以預測嗎 ? - 二哥
精神分裂症可以預測嗎 ? - 二哥
2006/06/20
                   精神分裂症可以預測嗎﹖ 二哥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可以預測嗎﹖登在十一月份美國精神病學報(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一篇論文[1]顯示﹐一些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上的蛛絲馬跡﹐可能早在青少年時期﹐便可區分出(潛在的)精神分裂症病患。

  夏威夷大學的徐福滿(Schiffman)博士及其同僚﹐利用1972年在丹麥﹐對265位11-13歲的青少年吃午餐時所錄製的錄影帶﹐與20年後他們的精神病診斷相比較。發現﹐青少年期的一些簡單社會行為(例如﹐微笑、大笑、交談)的多寡﹐與日後得精神分裂症的關係﹐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簡單來說﹐十位精神分裂症病患﹐在二十年前的錄影帶中﹐社會行為的分數﹐明顯低於對照組。也就是說﹐他們比較少與其他孩童說笑。

  另外﹐他們的研究也顯示﹐五位男性精神分裂症病患﹐在二十年前的錄影帶中﹐神經動作(neuromotor)的分數也偏高。或者說﹐他們不自主的小動作較多(譬如﹐眼球震顫(nystagmus-like eye movement)、頭或軀幹的搖擺(avolitional torso movement)、不自主的臉部動作(orofacial dyskinesia)等)。

  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研究報告。他們間接的說明﹐精神分裂症是神經發展(neurodevelopment)異常所引發的﹐而非神經退化性(neurodegenerative)的疾病。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包括老人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等。其共同之處﹐都在成年人晚期﹐約五、六十歲後發病。發病後﹐其症狀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惡化﹐終達致命階段。反觀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少年後期﹐或成年人早期﹐也就是十七、八歲到三十歲間發病。病情可能好壞交替出現﹐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病情也漸趨穩定。並且﹐精神分裂症本身並非致命的疾病。這些特徵﹐都與神經退化性的疾病相去甚遠。

  這篇報告也並非全然無懈可擊的。筆者認為﹐他們的第二個結論(男性病患神經動作的分數高於正常組)﹐下的過於勉強(P-value 僅0.06)﹐樣本數僅有5位。也沒有解釋為何此現象只出現在男童上。雖然﹐男性病患與女性病患的確存在著差異(例如﹐發病較早﹐病情較嚴重﹐癒後較差等)﹐但這些差異似乎與第二項結論﹐毫無關係。

此外﹐他們的實驗方式﹐是隨機的安排兩位互不相識的孩童﹐中午坐在一起吃三明治並錄影。按照報告上的文句看來﹐似乎孩童們知道攝影機對著他們。但作者並無考慮這對社會行為所造成的影響。他們也沒區分﹐坐在一起的孩童﹐是同性或是異性。按常理論﹐11到13歲的孩童﹐對陌生的同性或陌生的異性﹐應該會有不同的社會行為表現。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最後的結論。

  總的來看﹐這是一個成功的研究。光看第一項結論(精神分裂症病患﹐在青少年時期﹐有較少的社會行為)﹐就是一個突破。它不僅支持神經發展理論的假設﹐更鼓勵研究人員﹐研發具專一性與特異性的指標(marker)﹐以預測精神分裂﹐最終得以預防此病。

  值得一提的還有﹐實驗過程中的資料蒐集﹐遠從1959年開始﹐當這些人一出生時﹐就保有雙親的精神診斷資料﹐1972年選擇實驗樣本並錄影。二十年後﹐1991年做精神診斷時﹐追蹤成功率竟然超過九成。這是整個實驗成功的關鍵。另外﹐類似大規模﹐長期觀察的實驗﹐往往出於北歐國家﹐例如瑞典、丹麥、冰島、芬蘭等國。究其原因﹐實是許多因素綜合而成﹕完整的社會福利與醫療保險﹐使得病歷集中且保存完整﹔國民教育程度高﹐思想開明。對於精神疾病﹐不諱疾忌醫﹐對醫生或研究人員的配合度也高。研究人員的眼光長遠﹐也功不可沒。這些條件﹐令所有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人員羨慕不已。

[1] Schiffman J, Walker E, Ekstrom M, Schulsinger F, Sorensen H, Mednick S., Childhood videotaped social and neuromotor precursors of schizophrenia: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Am J Psychiatry. 2004 Nov;161(11):2021-7.
│上一則 ││下一則 │ 回上頁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