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精神衛教(26)>
兒童青少年相關(24)>注意力缺陷過動症(III) - 翻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兒童青少年團隊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III) - 翻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兒童青少年團隊
2006/06/19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III) 翻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兒童青少年團隊

上一篇

環境因素

  研究顯示懷孕期間吸煙及飲酒與此胎兒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可能有關連,作為預防,懷孕期間最好避免菸酒。

  另一個可能有高風險過動症的是學齡前孩子體內鉛含量高,因為目前油漆已經不含鉛,鉛通常只存在老舊的建築物中,所以體內鉛濃度高到中毒程度的情況已較以前少。住在水管或油漆仍然含鉛的舊建築物中的孩子可能有罹病的危險。

腦傷

  早期有一個理論認為注意力疾患是由於腦傷造成的,因為有些孩子在腦傷之後出現的行為跟過動症相仿,但是只有一小部分過動症的孩子有過腦傷。

食品添加物及糖份

  有人提出注意力疾患是由精製糖或食品添加物所造成的,或是它們會導致過動症惡化。一九八二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了一個科學會議討論此議題,他們發現飲食限制可幫助約百分之五的過動症孩子,大部分是對食物過敏的幼童3。最近一項就糖類對孩子影響的研究發現,在不告知家長、工作人員及孩子的狀況下,一天使用糖份,另一天使用代糖,其結果對於孩子的行為或學習並無顯著影響。

  另一項研究是,給媽媽覺得對糖敏感的那些孩子阿斯巴甜(aspartame)作為糖的替代品,其中一半的媽媽被告知他們的孩子是給糖,另一半的媽媽則被告知孩子給的是阿斯巴甜,結果顯示,認為孩子服用精糖的媽媽覺得他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過動,而且對他們的行為也較多批評。

遺傳

注意力障礙症常常好發在家族之中,所以有可能是遺傳的影響。研究顯示,過動兒的家人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近親有過動症,然而一般人只有百分之五6。現在許多雙胞胎的研究都顯示這個疾病有強烈的遺傳因素。

  研究人員持續研究過動症遺傳的角色和找出容易導致過動症的基因,一九九九年開始,有一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分子基因網絡(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olecular Genetics Network)專門提供研究者分享有關過動症可能的基因研究成果。

對過動症成因最近的研究

  對腦部結構有些許認識有助於了解科學家們所做關於過動症生理基礎的研究。科學家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大腦的額葉,大腦額葉掌管我們問題解決、事先計畫、瞭解別人行為以及克制自己衝動的能力,左右大腦的額葉經由胼胝體(corpus callosum,連結左右大腦的神經纖維)相互連結。

  在大腦半球深處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是互相連結的灰色物質,除了提供大腦及小腦(cerebellum)的聯繫之外,同時也和小腦一起掌管動作的協調性。小腦分成三部分,中間那一部份稱為小腦蚓部(vermis)。

  所有這些腦的區域已經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做腦透視或造影(seeing into or imaging the brain)的研究,這些方式包含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正子造影術(PET),以及單光子造影術(SPECT)。而過動症的主要心理問題也透過這些研究而連結在一起。二○○二年之前,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一個分支---兒童精神醫學部針對一百五十二個過動症的男女孩,對照一百三十九個年齡和性別相配對但無過動症的控制組,在十年內一個人至少做兩次,甚至有些多達四次的腦部造影,結果發現,過動症這組的孩子在所有的腦部區域—包括額葉、顳葉灰質、尾狀核及小腦部分,腦容量都比非過動症組小百分之三到四。

  這個研究同時也發現,有服用藥物的過動兒,其腦中白質的體積與控制組沒有差異,那些從未服用藥物的病患白質則異常的小。白質是由連結遠距離腦部區域的纖維所組成,通常在孩子長大及腦部漸趨成熟時會變厚。

  雖然這個長期的研究是利用磁振造影掃瞄孩子的腦部,但研究人員強調磁振造影仍然只是研究工具,而不能用來診斷過動症;其他像是正子造影和單光子造影等的腦神經研究方法也是一樣。

有時伴隨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出現的疾患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

  許多過動兒—大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也有特殊學習障礙(LD)10,在學齡前,這些障礙包括無法瞭解特定的聲音或單字,或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學齡兒童,可能出現閱讀或拼音障礙、書寫障礙,以及數學障礙。有一種閱讀障礙稱為「識字不能」(dyslexia)很常出現,閱讀障礙在小學生中約佔百分之八。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

一小部分過動兒會有妥瑞氏症這個神經疾患,妥瑞氏症患者會有多種神經性抽搐以及重複的儀式行為,例如眨眼、臉部抽動,或扮鬼臉。其他行為包含常常清喉嚨、打鼾、鼻子吸氣(sniff),或大聲吼出一些話(bark out words)。這些行為可以透過藥物控制。雖然很少小朋友有這個症候群,很多妥瑞氏症的個案伴隨有過動症,對他們而言,兩個疾病通常都需要包含藥物在內的治療。

對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

高達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過動症孩子—大部分是男生—有另一個情況稱為對立反抗症。這些孩子具有對抗性、個性頑強、不服從、常發脾氣,或愛打架(belligerent)。他們常和大人爭執而且拒絕服從。

行為規範障礙(Conduct disorder)

  大約兩成到四成有過動症的小孩最後會發展出行為規範障礙,一種較嚴重的反社會行為。這些小孩常會說謊或偷東西、與他人打架或威脅欺負(bully)他人,且常在學校惹麻煩或惹上警察;他們常侵犯他人的基本權益、對人或動物暴力相向、破壞東西、侵入他人房子、偷竊、攜帶或使用武器,或熱衷破壞。這些小孩或青少年易有物質使用(substance use)的經驗,然後會變成依賴或濫用。

焦慮和憂鬱

  有些過動兒同時會有焦慮或憂鬱,如果他們的焦慮或憂鬱能夠被發現和治療,他們會比較能夠處理過動症所伴隨的問題。相反地,過動症如果能被有效地處理,因為孩子在學業上有較好的表現,對焦慮也有正面的影響。

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

  有多少過動兒同時有雙極性疾患至今沒有正確的統計,在兒童期分辨小孩是過動症或雙極性疾患是有困難的。典型的雙極性疾患特徵是,情緒在很高和很低之間循環,但在兒童身上,雙極性疾患通常看起來像是混合著高昂、憂鬱和易怒的慢性情緒失調。此外,有些症狀是雙極性疾患和過動症都有的,如充滿精力和睡眠需求減少。要分別兒童的症狀是過動症還是雙極性疾患,情緒高昂和誇大是區辨出雙極性疾患的特徵。(未完待續)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