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推薦書目(29)>野蠻的上帝:自殺的人文研究
野蠻的上帝:自殺的人文研究
2006/06/13
 
                   野蠻的上帝:自殺的人文研究
 
作者: 艾爾.艾佛瑞茲
譯者: 王慶蘋、華宇
出版商: 心靈工坊
出版年代: 2005

【內容簡介】
自殺,是毀滅的激情,還是創造的熱情?本書為跨越三千年的自殺研究。作者從宗教、歷史、社會學、精神分析等觀點分析自殺,並從他最擅長的文學領域出發,深究自殺與文學的關係,是自殺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一八六○年倫敦的報紙上刊登這麼一則新聞:「一個自殺未遂的人被判處了絞刑」。現代人對這則報導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人們因為某人尋死而決定要吊死他?

我們總是為自殺覆上一層神祕面紗,不過作者認為,自殺本來就是一個封閉、旁人難以了解的世界,因為斯人已去,後人只能從殘編斷簡中尋得蛛絲馬跡,拼湊出我們以為的真相。如果將自殺的歷史攤展開來便會發現,人們對自殺並不總是深惡痛絕的,人們對自殺的看法幾千年來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方說,羅馬人將古代世界對自殺的寬容變成一種時尚流行,雅典則視自殺為禁忌。一切以愉悅為最高原則的伊比鳩魯學派對自殺秉持同樣的態度,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哲學家芝諾會因為無法忍受手指扭傷的刺痛而決定自殺了。

除了種種令人驚異的歷史典故,身為詩評家的作者還從精神分析、社會學、宗教等觀點分析自殺,並從他最擅長的文學領域出發,深究自殺與文學的關係。作者因緣際會與詩人希薇亞.普拉絲(Sylvia Plath,著有《瓶中美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結識並成為好友,他得以近距離分析普拉絲的成長背景及詩作風格,以及普拉絲選擇自殺的前因後果,並由此帶出跨越三千年的自殺與文學的研究。作者從但丁的《神曲》推測中世紀對自殺的看法、談文藝復興時期的鄧恩如何寫下英語世界第一本為自殺辯護的書、看理性主義時代兩位藝術怪才與自殺的糾葛、浪漫主義時期少年維特式的苦悶;最後進入二十世紀,歷經兩次世界大戰,面對人類的大量死亡,面對大時代的混亂情境,人們的無奈感受正如葉慈詩句所預示的「野蠻的上帝」,世事空無、易碎,死亡成為如此輕易、如此荒謬的事。

作者旁徵博引,詳細探討自古以來人們對自殺的種種感受及謬誤之外,最末章節他才娓娓道出自己早年的自殺經驗,讀來讓人動容。

此書的完整與豐富,可說是自殺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