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精神衛教(26)>
精神病患(12)>認識精神病 - 郭峰志醫師
認識精神病 - 郭峰志醫師
2006/06/13

轉載自心靈園地
郭峰志醫師 專欄

※何謂精神病 ? 精神病症狀包括 :

(1)不適切情緒表達如冷漠無情、哭笑無常;
(2)怪誕行為 : 如裸奔、囤積廢物、吃大便、披頭散髮、奇裝異服、髒臭異常、四處遊盪、到處跪拜、自言自語、躁動不安或僵直不動等 ;
(3)言語障礙:如語無倫次、完全不語、聯想鬆弛等 ;
(4)幻覺 : 聽幻覺、視幻覺、嗅幻覺;
(5)妄想 : 被害、被控制、誇大、宗教、政治、關係、多情、虛無、罪惡等。

依症狀、發病時間及致病原因等不同,主要可分為精神分裂病、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妄想症、器質性精神病等四大類。

一、精神分裂症 :

主要症狀為怪誕的妄想、幻聽、語無倫次、不適切表情及僵直行為等,會造成工作、人際關係及自我照顧能力明顯障礙。並且可能出現明顯社會孤立、怪異行為、個人衛生差、情緒平淡、言語障礙、怪異念頭、易生錯覺、缺乏動力、無精打采、缺乏興趣等現象,上述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診斷為精神分裂病。

一般人口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二到三,男女發病率無差別,發病平均年齡,男生為15-25歲,女生為20-30歲。雙親之一有帶病,子女患病率為14%;雙親均帶病,子女患病率為36%;手足帶病,其他手足帶病率! 為8%,可見此病有明頗的遺傳性。

目前認定的病因,應與腦部神經傳導物分泌不正常有關,通常無法藉由任何精密儀器檢查出病因,因此要確定診斷,除了臨床的觀察之外,還需藉由各項身體檢查以排除可能其他身體因素造成的精神病。

治療以藥物為主,傳統的抗精神病藥雖然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多,如動作遲鈍、表情呆滯、坐立不安等,常會造成部分病患於病情穩走後停止服用,而使得病情復發。新一代的藥物則具有副作用較少且治療效果可能超越傳統藥物的特性,因此是精神病患治療的一大福音。

病情預後方面,經門珍治療後,有20,30%病患可以維持無症狀及正常生活功能。有40-60%病患仍存有部份症狀且無法回復正常生活功能,需要安排精神復健訓棟場所,如日間病房、庇護工廠、康復商店等。

有20-30的病患雖經積極治療,症狀仍持續嚴重,並有自傷或傷人傾向,或無法獨力自理生活,需於慢性療養院接受長期收容及療養。基本上,精神分裂病具有慢性化及易復發的特性,因此持續性的藥物治療相當必要,至於藥物治療常要多久,則需視病情嚴重程度、發病次數及壓力處理能力而定。

二、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

情緒過於高昂的稱為躁症,情緒過於低落的稱為鬱症,兩者混合交替出現的則為躁鬱症。臨床上躁症患者會表現過度的愉快、興奮、得意自大、意念飛躍、思想澎湃、聯想力增快。甚至有誇大妄想,其妄想內容大多自以為異於常人、其有超強能力、財富或地位,有時自認為是上帝或神的化身或傳人,可以拯救世人。病患也常表現過份慷慨、浪費金錢、喜好爭論、愛干涉他人,經常滔滔不絕,即使嗓子啞了也不罷休。也因精力充沛,常常計劃過多、不眠不休。但因欠缺組織能力及現實感差,而顯得草率行事。有時幽默、受歡迎,但有時變得躁動不安、敵意、易怒,甚至暴力及攻擊行為。更有甚者,會出現精神混亂、幻聽及其他妄想等。

鬱症病患之症狀與躁症恰巧相反,情緒過於低落、生活失去興趣或樂趣、性慾減低、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猶豫不決、食慾不振、失眠或嗜睡、疲倦、焦躁不安、手足無措、自責、罪惡感、無用、無助、無望、自殺意念及行為等。嚴重者會脫離現實,會出現有罪惡及自我懲罰的妄想及幻覺。當症狀持續嚴重到造成工作、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的顯著障礙,超過兩星期,便可確立診斷。

一般人口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男女發病率無差別,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雙親之一有帶病,子女患病率為25%;雙親均帶病,子女患病率為50-70%;手足帶病,其他? 漼炳a病率為8-18%,可見此病亦有明顯的遺傳性。

目前認定的病因,亦與腦部神經傳導物分泌不正常有關,通常也無法藉由任何精密儀器檢查出病因,因此要確定診斷,除了臨床的視察之外,同樣需藉由各項身體檢查以排除可能其他身體因素造成的精神病。

治療方面,躁症急性期治療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而鬱症則以抗憂鬱藥為主,至於穩定期則需以情緒安定劑如鋰鹽、癩通等藥物作主線藥物。首次發病者,一般建議需以藥物預防半年至一年,第二次以上或症狀嚴重或慢性化病程者,則至少需二至五年的藥物治療期。

病情預後方面,經治療後,有15%不會再復發,45%病患雖可能復發,但可以維持無症狀及正常生活功能。有30%病患仍存有部份症狀而無法完全回復正常生活功能。有10%。病患雖經積極治療,症狀仍持續嚴重。

基本上,情感性精神病預後較精神分裂病為佳,但部份病患仍有慢性化及易復發的特性,因此持續性的藥物治療同樣重要。

三、妄想性精神病 :

主要症狀為妄想系統,具有以下特點:固定不變一周圍發生的事件會因配合妄想內容而遭曲解,反之妄想內容不會因此而修正;系統化一所有內容纏繞在某特定主題,自成邏輯 ; 封閉化 ! 妄想系統以外的思考過程並未波及,故未觸及妄想內容時,病人的外觀及行為上表現正常。

至於妄想內容,以嫉妒妄想(懷疑配偶不忠)佔54%為最多,誇大妄想佔15%及被害妄想l2%次之,其他還有多情、關係及慮病妄想等。此類病患也因症狀關係而有退縮、孤立、封閉等行為,情緒上也常顯憂鬱。

一般人口盛行率約為萬分之三,男女發病率2:1,發病平均年齡為40歲。病症緩解率為54%而能維持穩定工作的比率高達84%,可見預後還算不錯。治療也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但病患服藥順從性相當難掌控,有些病患需使用長效針治療。至於嫉妒妄想患者,有25%會出現威脅暴力,也可能造成本人配偶憂鬱及自殺,因此是相當值得重視的問題。

四、器質性精神病 :

此類精神病包括癡呆症合併精神病、酒精性精神病、安非他命精神病、腦傷後精神病、癲癇性精神病及其他因重大身體疾病(如代謝性、感染、藥物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等)引起譫妄症,均可歸類在可檢查出病因的器質性精神病。如果不仔細鑑別診斷,會被誤以為上述的四種功能性精神病,而延誤身體疾病的治療。

一些特徵可用來辨識器質性精神病(特別是譫症),如具有突發性(在病房第一次出現精神病症狀)、出現意識障礙、定向感及記憶力喪失、注意力極度無法集中、情緒快速起伏及出現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等,精神病的預後也因身體疾病的治療及酒精、毒品的戒除與否有關。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