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資料分享(15)>
文章分享(15)>再看自我框架與覺識的擴展 - 凌坤楨
再看自我框架與覺識的擴展 - 凌坤楨
2006/06/02

再看自我框架與覺識的擴展
          ---從神經語言學的「觀點」與「時間結構」談起


    在上期佛青慧訊,我們談到觀點的轉換和其空間屬性,而個人獨具的觀點,塑型了他對自身和世界的認識。
    當我思索,我們是如何知道『我』?如何體驗『我』的這個存在?似乎,我的存在繫乎於一個『觀』點、一個覺識點。然而身為自認具主體性、有覺識的生物,我們覺識的範域和層次是被狹隘地框限了──就像狗和蝙蝠眼耳中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或多或少地活在自我編織的幻境裡。
    以神經語言學的思考架構來看,如果觀點這種內在視覺的空間屬性是一種自我框架(frame),那麼,自我感應該也有時間框架(假設在時空中定位了的我們,『我』的存在感有時間及空間的座標參照)。這或許讓我們可以探索另一種觀點轉換的向度──時間。
    在傳統的成長團體,或是輔導課程的活動中,常使用時間壓縮或時間點暫移的方式,來進行認知框架(暫時性)的改變。像是提出一些假設的問題,如:『試問,若你還剩下一年的壽命,你要如何過?』『如果明天慧星要來撞地球,這最後二十四小時你會做些什麼事?』透過這樣一種簡單的生存時間的壓縮,會帶來生命質感的改變──我們會重新檢視並選擇這生命經驗,而有機會暫時地跳脫日常因循的生活『觀』。
    或許達人覺者那種活於當下,視剎那為永恆的生命態度,是覺知到時間與自我的某種關連吧。我很好奇,他們的時間架構是如何地異於常人呢?
    神經語言學裡,有一套對於時間感的技術與練習,是引出個人內在的時間結構,予以視覺化──變得可以看到,有形象顏色,甚至可以度量。(按,NLP 認為任何主觀經驗都有其獨特的結構,『時間感』亦然。而經驗之結構均可重組。)個人的時間結構可以辨識出其屬性和變異,進一步重組此時間結構,就會帶來認知架構的轉變,也可以重新經驗生命主體。算是一種很特別的自我探索和再選擇的歷程和技術。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線,在線上標示出誕生、現在和死亡,各位讀友會如何做?如果讓您想像您的時間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你會如何在內在感受,並且如何表徵( represent)在空間中?以筆者帶領的經驗中發現,時間的結構一般來說存在著幾種主要的類型,而每個人又有其獨特的差異性存在。有的人是「過去型」,有的是「未來型」,有的是極端的現在導向,有人沒有未來,有人則掉了過去…形形色色的生命經驗,在述說他獨有的生命故事。而定型了的人生,就像是一說起頭,就可以預測結局的劇本──而改編故事的方法之一,也許是重組時間結構,改變生命的類型。
    有一次團體中一位高中女生,她的時間線的未來區偏短,成員們好奇問她,她說人生就這樣啊,也沒什麼啊、很無聊啊﹍。經過引導予以延長後,她整個人變得輕鬆愉快不少。對從事諮商工作的筆者來說,辨識來談者的時間觀點有其重要性。像是悲觀厭世者的未來區會傾向明顯地過短,壓抑或有創傷經驗的人,過去區則會有異狀或缺陷。上學期有位老師轉介來的高二學生,(導師在他的週記上察覺出想自殺的訊息)當筆者與他第一次做時間導引練習時就發現他的未來非常短淺、陰暗。我的首要選擇是幫他延長這未來的時間感,再做其他的視覺上的處理,像是加亮、上色(而且他自己選了粉紅色)。這位原本因為異性拒絕而沮喪低潮的學生,其後幾次來談時,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變得越來越有『長遠的』『光明的』『粉紅色的』未來──神經語言學認為語言詞彙對應於內在神經系統的編碼結構,就像我們會用「漫長」「短促」、「亮麗」、「灰暗」等視覺性字眼來形容生活、過去、未來等時間結構。
    同樣的時間架構調整技術,可以讓人走出過去的陰影(他們真的在過去區特別陰暗),也可以處理未來的不確定或焦慮。此外,當我們在時間上行進到未來死亡點時再回顧這一生;或是倒退在時光上逆流,重新經驗過往的創傷,都可以以一種新的時間認知架構來重新框架人生的選擇和決定。以神經語言學的話來說,就是鬆脫固著與重新架構(re-frame),由是,可以有選擇,可以有自由,這就是一種神經─語言─程序化( 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 )的學習。
   (對於時間架構,NLP 有一套令人讚嘆的論述及相應的技術,盼以後能為文介紹)
    為我而言,好奇的是,自我與時間架構的關連為何?透過時間架構的重組,自我可以如何解構與重建建構?
    有次筆者帶領的一個密集的「時間重組」工作坊裡,有個練習是將自身投注於『現在點』,再將此點逐漸放大到無限。有位從事資訊業且有打坐經驗的成員,做這個練習在不到兩分鐘內,經驗到了時間無限延伸的感覺和「無我感」── 不再有形體和時間的感受,他就是存在,就是一團穩定的覺識。他說,在那一彈指頃,天地逆旅,百代過客,對他都有了不同的體認。
    這讓我想到,「自我感」是在怎樣的一個框架裡?自我感似乎是以時間座標為參考架構。由於覺知到由彼刻到此刻,在此時與異時,透過時間的相續之流,也接續了有個自我的(模糊的)統合認同感和演變性,由是我們「知道」『我』是「一直」存在的。
    當談到自我可能就是一個框架時,我也想到超個人心理學家 Ken Wilber 的界線(Boundary)說(註1)。
    Ken Wilber 指出,在你形容、解釋,或者只是體會到自我時,你正在自己的經驗領域中劃分出心理的界限,不論你意識到與否。例如你知道,你是個人而不是根棍子,是因為你已經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人類與棍子之間畫出一道界限,並且與人類這邊認同。你也許認為自己聰明,所以你又在聰明不聰明間畫出界限;你可能會認為自己個性溫和、追求精神層面,知道自己有一輛車,是一個丈夫…你不斷地劃分界限,並將自己歸類認同。
    在界限內的,你感覺到是『我』,或名之為『自我』,界限外的便是『非我』。對不同的人來說,界限或許不同,然而,我們的自我認識、自我定位完全是根據自己(且常是無意識地)所設的界限。
    Ken Wilber 又指出,這界限常常浮游不定,又是可以不斷重劃的。個人可以透過重劃內心的疆域,去發現他自己。突破侷限與發展自我的可能性,正是超越個人性(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的心理學所關切的。在這發展性的過程當中,wilber 等學者所稱的「大我意識」(或稱「宇宙意識」、「一體意識」)便是重劃內心界限最獨特的例子,此時此人的自我擴展到足以與整個宇宙認同的地步,而捨棄了任何界限──因為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內外無別,則界限也無立足之地了。(筆者曾有一次經驗,在神經語言學的研習會上,被老師帶領進行一個內在經驗層次超越的練習,透過層層的自我經驗擴展,體驗到了一種以宇宙為框架的存在感。這經驗難以言詮,在當時,我眼中望去,宇宙在前,又環繞著我;似乎身在宇宙,又像互為主客體。當時心思擴展清明而感受純一。)
    在經驗與體證『自我』時,除了上述層次框架擴展,以及時空觀點轉換的方法之外,在東方的宗派實踐傳統中,也有相當多的修行法門。自我框架打破或覺照點的深入,習靜修禪者,可能會有類似的經驗。在入靜中,觀照點逐層打破,而成為被觀照的對象。以筆者個人的經驗來說,在靜中憬悟到,『我』的這個在觀看著的主體也成為被(更深層觀看者)觀照的對象時,會有一種「背景」(而『我』就在這背景裡)不斷打破或不斷擴大之感,也隨之而層次地進入一個更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動態的進程,又有層次性,佛經上常有高超細緻的說法與描述,例如金剛經上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也表明一種意識層次的進程(註 2)。而『相』,對照於『觀』與『覺』,筆者不由感嘆,我們人類雖深深框在各種相中,卻也是有著覺性的生物,這帶來了超越的可能。若回到『觀』與『相』,對照於西方的神經語言學觀點與技術,讓我深感興趣的,是有些佛教修行法門是以『我』的形象(imagery)來做轉化觀想,像白骨觀,或藏傳佛教的本尊觀想。(以筆者現階段的理解,)這兩者雖則取向不同,但都是一種藉由內在視覺/感知架構來轉化、超越『我』的操作技術。對於鬆動自我定位的固著有其效益。
    從『觀點』、『觀想』技術、框架突破到覺照,我們隱約推知好像有個本源…讓我們身而為人,可以不止是自我所認知的。或許當我們覺悟到,離此方寸,無處可去(nowhere),方寸即是一切,也是『無在』之地 (land of Nowhere) 。當我們真要經驗自我時,(玩個文字遊戲吧,)那「無在之地」 (no-where) 也就是「此時、此地」 (now-here)。或許答案就在讓心回到一個真實唯一的此時
    此地的時空框架,此外,無他。

    註1:筆者參考的是 Ken Wilber 早期(1981年)的一本大眾化的作品 No Boundary 的中譯本《事事本無礙》,是由台北光啟出版社出版,若水女士翻譯。又,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國內一般譯為超個人或超越個人性心理學。
    註2:對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圓覺經上有較細緻的說明。如「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說明了感知的對象是我相,感知的作用是證取,感知的主體是心、意識(按,這意識有多重層次和境界,容後再敘)。而以『我意識』證取來感知的,皆是我相,就算意境再高超,也僅是初等層次,所以佛在圓覺經上說「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靜涅槃,皆是我相」。而到了人相的層次,依圓覺經說,「云何人相?謂眾生心悟證者」,與我相的分別是,我相是「心所證者」,人相是「心悟證者」。「悟證」,是覺悟到以前所證我相之不實,我相並非主體,經文說「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這是層次框架的打破(透過被覺照到,『證取』者被悟到)。這個人相,也仍非究竟,佛說「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具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框架的逐層打破,也意味著本體的覺照點在移動轉換。到了眾生相,是「心自證、悟所不及」,「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有所證是我相,有所悟是人相,有所了是眾生相。了前所證我相之不實,了前所悟人相之虛妄,因而不再執著我相、人相。到了此層次,以『了』來感知,所感知的對象就稱為「眾生相」。然後,「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靜,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再往下仍有境界,幾乎要到了意識層次的最「根」本底層(但仍非究竟,仍要離而不取此相),此時心照清靜,只有它去感知其他的種種境界,而其他境地無法感知它(「一切業智所不自見」),它既穩定恆久,好像根本(『猶如命根』);又因為超越時間而不移,故名『壽者相』。
         以證、悟、了、覺四種意識覺察的境界來表明四種感知框架(我、人、眾生、壽命四相)。這四相之意涵,是因著框架的逐層打破,是一個動態的超越過程(然則有些傳統的看法、說法,卻是靜態而表層的)。
         若以為經文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是將所有的相都視為空假,或努力去斷滅否定相,則恐落空妄或斷執。佛在金剛經上已明白說『於法不做斷滅相』,因為要去將相視為空,或去斷滅相,也已落入相了。此即落佛說「以心取相」的情形。應解為「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此句中之非字為動詞,乃不取此相之意,合乎禪宗六祖所說「於相而離相」。在筆者以神經語言學的自我觀點/ 框架來理解,是框架的轉換和超越(而且是在深層意識層面的實證體驗,而非理智上的知解)。
         當然 NLP 探究的深度廣度又與佛法的精奧相差不可以道里計了。
         再回到這四相,它是一種內在修證經驗的動態過程,其發展是有進程,有方向的。若方向錯誤,仍在取相,修行難成。佛在圓覺經上說「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如果接受了離相是覺(按,所/能之分也),這覺也有動態的進程層次。所以金剛經上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其中「諸」解為「各種」,而佛,覺者。相對於「諸相」,「諸佛」就是形容覺的境界層次,像是: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等。所以說離了各種層次的相,就是各種層次的覺(「即名諸佛」)。
         以上並非個人的實證和學理的發見,只因與本文所談「自我框架」有關,然境界愈高,故忝列之以供參考。資料大量援引整理自席長安先生著《金剛經明直新解》及《台北覺友期刊》第七期,隨安學長大作【試論修行的方向】。筆者有幸曾從席師習靜坐,然資質愚魯,又無恆心,於靜坐修證迄未入門也。只是近來有興趣於 NLP對「意識」之探究,在思考人類可能性的課題上,兩相參照,益發讚嘆佛學境界之精深。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