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享(15)
媒體報導(13)
學員佳作(27)
精神衛教(26)

 


◎ 精神衛教(26)>
健康生活(13)>40歲後要知道的事 - 高正奕
40歲後要知道的事 - 高正奕
2006/06/02
                   心情小語: 40歲後要知道的事 高正奕

有一些經歷和年紀之後,才發現「人要活得自在」,其實和先前不斷追求、在意的一切未必有關係,也和任何時候的當下處境不一定有關係,有關係的是……

出現所謂的「中年危機」,或許是好事,這可能是要「長出智慧」的開始喔。

阿芬的婆婆從小叔那邊被送過來的那晚,她突然倒下去了。

年近九十的婆婆,一直是阿芬的剋星,自二十幾年前她嫁進王家起,阿芬就無法忍受和自己同樣「自我和固執」的婆婆,住在一起不到一年就鬧翻,結果婆婆和當時未婚的小叔搬出去。

阿芬也因此享受了不用面對和照顧婆婆的清靜和悠閒,先生在大銀行當幹部,日子也過得優渥得意,如此長達二十年。這期間她也常常力勸小叔的太太要多忍耐,「老人家就是這樣」,「是媽媽不想到我那裡,不然我是很歡迎」。

去年九月本來就有些失智的婆婆突然生病,失能和失智的狀況更嚴重,小叔無法單獨照顧,於是協議一邊一個月。如此過了兩、三輪,阿芬夫婦經常日日夜夜被婆婆吵得不得安寧,已經五十幾歲的阿芬好幾次因此血壓飆到190以上。

就在這輪婆婆又要過來之前好幾天起,阿芬光想到就焦慮不堪,血壓不斷飆高,心臟尤其不舒服。送來當天早上在菜市場就差點昏倒,當晚小叔走後,阿芬在老公、婆婆、大姑、二姑之前倒下去。
一群人全荒了,趕緊呼叫救護車送急診。阿芬當時心臟很痛,手腳冰冷,喘不過氣來,感覺自己要死了,一邊急速吸氣,一邊恐懼哭泣。她只想到自己還不想死。(後來經過一連串檢查後,證實她血脂肪過高,造成心血管阻塞。)

阿芬的先生阿全也急哭了,看到老婆這樣,更是讓他感覺人生的無常。

他在某家老字號大銀行工作逾三十年,職位和待遇都相當好,年輕時喜歡玩發燒級的音響,後來迷上藝術品。生活兼顧工作和休閒,尤其經常爬山,體能優異,認為未來日子還很長。孩子的成長和學業也都可以。才幾年前,他也和太太一樣,覺得這樣的人生還不差。

但近幾年起,經常要擔心銀行合併後被逼退,先前投資上千萬元的股票都還在套牢,算一算退休金雖不少,現在五十五歲,未來日子還很長。他目前不想放棄高薪,「孩子還小,我不能這時候退休」,但越努力想保住工作,壓力就越大。

超時的工作量和加重的責任及壓力,讓他很疲累,爬山的次數也減少了。還生了幾場病,心臟也覺得不對勁,體能也變差,警覺自己真的老了,也逐漸感覺好像一切都不是原先那麼回事,「似乎人生可以掌握的,沒有本來想的那麼多」。

阿全最近不斷在思索和自問:「原本以為我要的都有了,但現在為什感覺這麼不實在?為什麼這麼虛幻?這些真的是我要的嗎?我要的到底是什麼?什麼又是我該去要的呢?」

同時,目睹兩個孩子的成長,也經常讓他回憶起自己前半生的經歷,想一想,孩子似乎也免不了在某方面步入自己的後塵,如果將來孩子經過大半輩子的辛苦,到頭來也和他一樣的迷惑,究竟所為何來?這就是人生嗎?

其實,像阿全和阿芬夫婦所面對的狀況應該算是一種「中年危機」,所謂的「中年危機」可以說是人活到中年的階段時,整個人的一切包括事業、身體、婚姻、感情、價值觀念、心理和心靈等方面可能產生的一些困境。

這時候雖然人都會趨向於較成熟、穩健,經驗和閱歷也更多,可能是人生的高峰期,但原有一些有利的條件如青春、健康、活力、熱情卻也可能逐漸流失,人被迫必須去面對新的情境和處境。

當然不一定每個人到了中年必然都會產生類似的困境和危機,只是通常人到了這個階段,無論各方面發展得好不好、順不順利,通常都算是穩定下來了,但就在某種程度比較穩定下來之後,可能會產生某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適應不來,無法調適,就會產生困境,甚至覺得「生命缺乏意義」。
比方,事業上可能出現疲態,面臨發展停滯,這時設法尋求突破而不可得時就可能是一種困境。又不該退休時被逼退或裁撤,更是一種困境。

健康和體能也是,這時的身體狀況必然是走下坡,甚至各種毛病逐漸層出不窮,對生活和心理的衝擊更是日益增大。許多人開始注重運動和養生,就是想要尋求改善這些困境。

有些人的婚姻和感情也可能生變,離婚和情變、外遇等問題屢見不鮮,這部分對當事人的生命、身心和生活的影響可能更大。

凡此,無論是哪種類型或狀況,這些困境都會產生莫大的壓力,尤其人到中年,上有高堂,下有子女,正是責任最重大的時候,卻因為前述的種種轉變和壓力,似乎必須去面對更不確定和不可知的未來,最後終於免不了在生理、心理和心靈上造成某種陰影和危機。

通常的狀況是,許多人可能會開始去思索一些從來沒想過、或者是以前年少「為賦新詞強說愁」時想過、年長後卻視為無稽的許多「重要的」問題。

這些問題可能碰觸到許多人類很內在、心靈深處種種根本的層面或面向,關於這些心靈的層面或面向的碰觸經驗和體驗,當事人不一定總是有辦法去清楚釐清和確切感覺,更遑論去描述或形容,但它們卻確實是存在著的。

只要牽扯上心靈,「中年危機」呈現的面貌可能很寬廣,這使得這種危機不一定都會如前述的那麼典型,有些可能會是以其他替代方式展現出來。

例如,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最近說:「人活著就要做功德、做公益」,並表示這幾年自己在國際間得到好幾個獎,讓他感觸良多。「這輩子錢賺夠多了,接下來,要好好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張總裁的這種心境也可以算是某種「中年危機」演化出來的展現,他可能因為自己辛苦大半輩子,錢賺得夠多了,似乎什麼都不缺了,雖然有宗教的寄託,心靈上卻仍感覺有某種缺憾和空虛,這些累積的缺憾及空虛造成壓力和困境,這讓他感覺必須去尋找某些心靈的出路,於是他許選擇必須「要好好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如此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

無論是否感覺到這是一種「中年危機」,張總裁面對這個內在心靈困境和渴求的方式是該給于肯定的。只是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幸運處理好自己面對的種種「中年危機」。

比方有人有人選擇運動養生來維護健康,尋找醫療來對抗疾病;或者,轉換跑道和吸收新知,來面對職場及事業上的困境。有些人可能藉此改善了困境,但往往又有些人經過努力卻未必能如願,因此滋生出更多身心靈和生活上的問題。

又有些人可能因諸事不順,為求解決,找上各種偏鋒和偏方,變得極端迷信和偏差。或者急於尋找解脫,走偏路,走絕路。例如以外遇和出軌來面對自己枯萎的婚姻和感情,藉助神棍或風水師試圖改變處境,或沉迷於各種足以讓人上癮的事物,或以自殺尋求一了百了等等。這些顯然都不是好辦法。

而若跨不過這個關卡,情況會更糟糕,這真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大課題。究竟該如何來面對自己的「中年危機」呢?而我們當應對的方式和結果不盡理想,造成更多的問題、心理衝擊和心靈壓力時,又該怎麼辦?

鑒於所有問題的產生和改善最後都會歸結於心靈,根據我個人的體悟和經驗,我認為還是該從心靈的啟發和成長來下手。

並非只有我個人如此主張,超個人心理學是近代心理學的一大主流,這個主流除了精神和心理,特別強調心靈。其中心理學家榮格和之後的榮格學派很注重人類「潛意識的超越面」的探討。

該學派的一位理論家米契爾•瓦許本便認為「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是「自我回歸起源以邁向超越的一種變動」。

他的主張大意是說人在前半生時,受到「慾力(libido)」的驅使,投入外在世界,自我逐漸脫離自己內在的「原型、情結和主體性」,但到了中年時,外在慾力逐漸退去,自我開始轉向內在,退回去尋找主體性和潛意識,也就是「原型靈性我(archetypes Self)」。

西方心理學的名詞或許不太容易理解,但是這段話其實和我一再強調的老子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意思是完全一樣的。

人的前半生由於現實的壓力和慾望的驅使,半被迫、半自願地投入外在世界,捲入萬物並作的過程中,有一大段時間會和自己內在的本性產生疏離,直到出現「中年危機」之後,開始又被迫去轉換,開始會去追尋自我最根本的本性,這就是「觀復」。

(超個人學和超個人心理學是近代很重要的學術發展,由於其研究範圍除了傳統的現實,心理和精神之外,更擴及心靈、意識和種種神秘、神聖和超越的經驗與對象,這使它們很自然地將東、西方的各種修行傳承以及哲學、宗教、神秘主義和神秘經驗等等全部納入其研究範疇裡,也因此,超個人學或超個人心理學不會輕易將許多神秘現象視為無稽或做假,或只是某種心理作用而已。)

觀復就要回歸本性,就是要回歸「道」,說白一點就是,前半生我們在世俗中做一個世俗的人,嚐試努力扮演好種種世俗的角色,但現在,我們開始要在「世俗人」和「真人」之間做某些辨識和相容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們不單是要像以前一般,單純地只做個世俗人,還要同時能夠是一個真人。

這對人──其實不只是中年人,中年人只是比較容易去警覺到這點──都是最重要的課題。

雖然超個人學和超個人心理學還無法完全清楚老子的「道」和佛陀的「佛性」究竟指的是什麼,但已經開始正視且肯定其存在的可能性。同時,超個人學和超個人心理學也和許多東西方修行傳承一樣,認為透過修行和回歸於道,是人類尋求超越和提昇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這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真正地修行和回歸於道,不只可以化解「中年危機」,還可以化解更多生命中的其他危機,並創造出更理想和有希望的生命。

關於這部分,我──某一個也有「中年危機」的普通人──在這個部落格裡,曾經一再地試圖闡釋,短時間的未來也可能會繼續說下去。

如果您沒有「中年危機」,我要恭喜您,因為您有一些福報;但我也要為您感覺很惋惜,因為您很可能會因此減少了一些超越和提昇生命的機會。很多人──可能是大多數的人──雖然同樣有「中年危機」,但終其一生,至少這輩子,卻只能是一個純種的世俗人。

如果您有「中年危機」,我更要恭喜您,因為您有機會藉由這個暫時的障礙,開拓另一個精采而全然不同的人生。

讓我們共同努力,尋求做一個逍遙遊於世俗和道之間的「真人」吧!

 

Copyright©霍格華茲催眠醫學院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